閱讀點亮人生之理想篇——青春以書為友
青春是花季、雨季,也是人生的“淡季”。青春從物質層面講——一無所有,但青春又擁有一切——這是從精神層面講的。而如何擺脫青春的“淡季”呢?我想,青春應該以書為友,方能擁有一切。
孔老夫子在《論語》中曾說:行有余力,則以學文。先圣往賢便謹遵教誨,在中華民族的精神史冊上留下了一個個光彩奪目的故事,戰國蘇秦、東漢孫敬懸梁刺股,西漢匡衡鑿壁偷光,晉代祖狄聞雞起舞,晉代車胤囊螢映雪……數不勝數的圣賢用青春的贊歌講明了一個道理:一個人若要干出一番大事業,非讀書不可。
我的青春若能穿越,我必定做范仲淹的一個書童。我就會常聽到范仲淹拿著書本,誦讀他自己的千古絕句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”,使我潸然淚下。我會見證他閱讀的故事,入學后不舍晝夜、焚膏繼晷地讀書,五年來不曾解衣就寢,困倦了就以水敷面,有時甚至廢寢忘食。
我的青春若能穿越,我必定做宋濂的陪讀。我就可以和他一起“嗜學”,每次他“假借于藏書之家”時,我也跟上,當他“手自筆錄”時,我必將也為他抄寫一卷;當他“四肢僵勁不能動”時,我便可以為他“持湯沃灌”,讓我切身地表達對大文豪的敬仰之情。
若真能穿越,千萬不要和項羽為伴。他愛江山和美人,早已把書拋在九霄云外?!俄椨鸨炯o》中說:項籍少時,學書不成,去;學劍,又不成,項梁怒之。青春不以書籍為友,并且不能持之以恒,鍥而不舍,即使義薄云天,成其一段佳話,但他浮躁、優柔寡斷的性格或多或少還是與讀書不多有關。
可是,我終究是不能穿越的,我看到的是中國人均閱讀紙質圖書不超過5本的心痛數字,而且還把我們90后稱之為“垮掉的一代”,是支撐不起中國的未來的。當下的人們早已做了“低頭族”,以手機為友,以電玩為伴,以偶像為自己的信仰,真是網上說的“戲子當道,英雄落淚”的狀況嗎?到底是什么因素讓我們的青春充滿了那么多安逸的因子?當下,中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,也迎來了多事之秋:釣魚島事件,中國南海糾紛,韓國“薩德”部署,中美貿易大戰,長生生物的劣質疫苗事件……
青年們,不要讓我們的青春在物質和精神層面都匱乏,不要讓我們的青春成為“淡季”,不論你是用手機閱讀,還是手捧紙書,都請以周恩來的“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”為青春標桿;以蘇軾的“發奮識遍天下字,立志讀盡人間書”為榜樣;以劉彝“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”為人生目標。
我想,以書為友,便能再創一個盛世華章,便能離我們的“中國夢”更進一步。
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第三高級中學高二(15)班劉紅
指導教師:劉洲軍
校長向云寄語:
古人曾是“好讀書,不求甚解?!贝藢W生是喜好讀書,而且知人論世,足以見得平時廣泛閱讀。這得感謝啟明公益基金會,“泛愛眾”,學生才有機會學習到更多有營養的課外知識。
作者:啟明公益基金會
時間:2018-08-03